视频|毛家咀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为长江中游商周文明研究提供关键实证

10-17 19:47  

(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狄陆 通讯员 段涛涛 报道)10月16日,毛家咀遗址考古发掘专家咨询会在湖北蕲春召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佟薇带队,与12位权威专家共同为遗址的下一步考古与研究工作厘清方向。

此次专家咨询会采用实地考察与研讨相结合的方式。与会专家考察了毛家咀遗址考古现场、考古工作站及蕲春县博物馆,详细了解遗址的现场保存状况与出土文物情况。在随后的研讨中,佟薇强调,应将毛家咀遗址考古作为长期重点项目持续推进,呼吁省市县相关部门强化课题意识,夯实工作基础。希望专家们能围绕墓葬分布、城墙结构、城内功能分区及与周边遗址关系等关键问题深入探讨,为后续工作指明方向。

专家们一致认为,本次考古工作科学规范,阶段性成果显著。研讨会初步确认毛家咀城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主体年代为殷墟三期至西周早期。这一发现对理解长江中游地区的商周文明进程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专家组建议下一步应加强系统勘探与重点发掘,并推进多学科协作研究,同时围绕核心学术问题制定中长期工作计划,为鄂东地区首个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毛家咀遗址位于蕲春县株林镇,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发现的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商周时期大型建筑遗址之一,于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已纳入“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重大课题项目。近年考古工作已出土包括带有重要铭文的盂方鼎、酋方鼎在内的青铜器,以及鹿角材质箭镞和大量陶器残片,初步确认其为一处重要的商周时期城址,是探索长江文明起源与演变的关键实证。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考古理论与技术研究所所长余建立,湖北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朱祥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县领导杨振武、方敏参加考察。

编辑:李科桦  责编:梅 益

平台总监:刘明正   编审:董 硕

总编审:程小年

出品人:童志勇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26/202506/38d0ddc8644a61b14496ba5a107271b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