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夏振 报道)企业用工不难了,妇女顾家不愁了。在彭思镇琅山村,一个名为“姐妹工坊”的灵活就业平台,通过镇妇联精准对接,将食品加工等轻工序下沉到村,让40多位留守妇女实现在“家门口”稳定上岗。
走进蕲春源成食品有限公司车间,卤香四溢。50岁的丁玉荣坐在工位前,手指翻飞间,一根根鸭肠迅速穿串成型。她所在的岗位,正是镇村妇联与企业共建的“巾帼味”姐妹工坊的一部分。该工坊将穿串等轻工序从生产线中剥离,通过免费培训、灵活计酬,为年龄偏大、需照顾家庭的妇女提供“零投入、零风险”的就业路径。
蕲春源成食品有限公司 员工 丁玉荣:我在这里上班六七年了,上班比较轻松。每天的工资能维持家里的一些简单开支,还能照应到家里的孩子,还是挺好的。
蕲春源成食品有限公司 生产经理 丁凤琴:这个月我们厂里接到了一个大订单,人员不够,妇联帮我们从外面招聘了一些工作人员,保证了生产进度和质量。
目前,“姐妹工坊”已稳定吸纳琅山村及周边40余名妇女就业,不仅缓解了企业阶段性用工压力,也成为琅山村一道温暖的风景线,为彭思镇推动妇女就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彭思镇妇联主席 吴小玉:我们将主动对接更多优质企业,挖掘适合下沉到村庄的产业链环节。将“琅山模式”推广到全镇有条件的村,让“姐妹工坊”在彭思镇遍地开花,成为我们妇女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响亮品牌。
编辑:李科桦 责编:梅 益
平台总监:刘明正 编审:董 硕
总编审:程小年
出品人:童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