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查章维 报道)县农业农村局按照“分类施策、分步实施、先易后难、统筹推进”的原则,系统推进养殖尾水综合治理,强化畜禽养殖巡查监管,筑牢农业生态屏障,助力赤东湖水质持续改善。
连日来,在县农业农村局指导下,位于赤东湖流域的赤东镇三渡村池塘标准化改造与尾水治理项目稳步推进。施工人员正加紧打捞水面漂浮物、安装生物浮床、移栽香蒲草等水生植物,为后续实现池塘尾水持续净化奠定基础。
赤东镇三渡村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项目 负责人 邱卫国:我们这个项目就是通过生物过滤填料,还有种植香蒲草进行多次吸附含磷等不好的成分,从而实现池塘尾水达标后排放,经过治理好的水质很好,都可以养殖生态鱼。
在推进尾水治理的同时,县农业农村局联合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市生态环境局蕲春县分局等单位,对重点水域和岸线开展拉网式执法巡查,重点查处向水体投施粪肥、动物尸体等违法行为,并核查养殖主体的污染防治设施运行与排污情况。
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副大队长 江敏:我们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赤东湖周边水域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一旦发现有违规投肥投粪行为,我们会依法处罚,从源头杜绝这个违法行为。
截至今年5月,县农业农村局已完成全县同一流域内5亩以上连片池塘的建档立卡工作,实施赤东湖周边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项目11个,示范推广果茶园覆膜技术2150亩,推动21家养殖主体实现绿色转型,并对5家秸秆高效利用市场主体予以奖补。预计到2025年底,累计可完成赤东湖周边水产养殖池塘尾水治理面积12333.88亩,助力区域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县农业农村局环保督察室 负责人 龚勇军:今后我们将慎终如始地抓整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厚植农业生态底色,为赤东湖水质提升贡献农业农村部门力量。
编辑:李科桦 责编:梅 益
平台总监:刘明正 编审:董 硕
总编审:程小年
出品人:童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