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蕲春:精准施策 点亮留守妇女就业梦

08-30 15:21  

(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夏振 王玉亨 报道)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蕲春县立足留守妇女群体实际需求,通过精准施策、创新服务,多维度拓宽就业创业渠道,推动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在大同镇柳林村慕森家居厂生产车间内,数十名留守妇女正在流水线上娴熟操作,赶制家居用品订单。今年3月,大同镇通过引进企业入驻村级特色产业坊,开发了一批适配性强的工作岗位。经过短期培训,众多留守妇女成功实现了从家庭主妇到产业工人的角色转变。

大同镇柳林村村民 韦明珍:我在这边工作也能照顾小孩也能上班,我觉得挺好的。

大同镇党委组织统战委员 李蕊:同时搭建“企业+合作社”订单式培训平台,推行工厂“师带徒”实操教学与农技专项培训,助力妇女提升技能、实现就业转型。

大同镇的实践正是蕲春县推动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的生动缩影。全县各乡镇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青石镇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将留守妇女纳入妇女小组,在重点企业成立妇女联合会,精准对接用工需求;檀林镇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建立需求清单,今年已成功匹配300余个就近就业岗位;在漕河镇刘榜村艾师傅“巾帼工坊”,家庭主妇逐步成长为非遗技艺传承人。目前该工坊已为300多名女性提供就业机会,其中留守妇女占比超70%。

湖北艾师傅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刘君侠: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我们的创业队伍中,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她力量”。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蕲春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开门教育,针对留守妇女现实困难,建立“一月一走访、半年一更新”动态摸排机制,整合民政、人社、教育、卫健等部门开展精准帮扶,重点推进“姐妹工坊”家门口就业工程,解决留守妇女后顾之忧。

县妇联表示,将持续完善“需求收集-分类处置-跟踪反馈-效果评估”全链条服务机制,为留守妇女提供个性化和精准化的服务,让关爱工作“接地气、入人心”,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增进民生福祉注入“巾帼力量”。


编辑:李科桦  责编:梅 益

平台总监:刘明正   编审:董 硕

总编审:程小年

出品人:童志勇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26/202506/38d0ddc8644a61b14496ba5a107271b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