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夏振 实习生 袁精琳 报道)漕河镇杨四岭聚焦党群服务阵地功能提升和作用发挥,精准回应群众需求,积极推进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悄然拉近了党群干群间的心理距离,推动“红色阵地”转变为“温馨港湾”。
漕河镇杨四岭村 村民 管能姣:你在这儿玩,我去办点儿事再来。
近日,杨四岭村村民管能姣带着邻居家小孩走进焕然一新的党群服务中心,眼前的变化让她倍感亲切:那熟悉的“半人高”办事柜台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几张低矮的办公桌。村民王锦雄正与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村庄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漕河镇杨四岭村 村民 王锦雄:以前办事,在村里来有个台子隔着,也不方便。现在通过这次改造,不像办事,办公面对面,方便多了。
拆除的是物理隔阂,建立的是情感纽带。过去,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重门面轻服务”,服务大厅被一列长柜台分隔,办事群众多时,休息区常常拥挤不堪。村“两委”工作人员梳理村民的诉求,把托管照护、文体娱乐等便民利民项目纳入改造“施工图”。通过亲民化改造,打造了开放、多元的综合服务空间——沙发围合而成的“议事角”,让村民歇脚喝茶时就能反映诉求;精心布置的儿童活动区摆放着绘本和益智玩具,解决了家长看护的后顾之忧;企业专区为300余家小微商户搭建了产品展销平台;村史文化墙和李时珍中医药文化角进一步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认同感。
漕河镇杨四岭村民委员会 委员 刘飞:亲民化改造之后,村民跟我们的距离更近了,有什么问题,也更愿意跟我们交流了,沟通更顺畅,效率自然就更高了。
变化实实在在,过去“有事才来”的党群服务中心如今蜕变为人气聚集地和基层治理新平台,成了村民“没事常聚”的暖心驿站。茶余饭后,村民们来此小坐,话家常、提建议,共同营造着和谐稳定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漕河镇杨四岭村党支部 副书记 石玉廷:我们继续深化服务内涵,根据大家常来常聚的特点,在休息区定期组织政策宣讲、农技小课堂,把这里打造成村民议事的新平台,让更多“金点子”在家门口就能冒出来、落下去。
编辑:李科桦 责编:梅 益
平台总监:刘明正 编审:董 硕
总编审:程小年
出品人:童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