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润卿 陈祥 报道)面对群众“大病出县”的难题,蕲春县人民医院党委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建立“患者需求清单”,打破科室壁垒,引入国际前沿微创技术,成功实施蕲春首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落地成效。
困扰张先生十年的心慌胸闷与活动能力骤降,根源在于一颗直径15毫米的“心门漏洞”——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伴随肺动脉高压及三尖瓣反流。以往此类患者需远赴省市,承受开胸手术的巨大创伤与经济重担。
患者 张先生:在家里也方便,又近,费用又便宜。微创也不用开刀子,做的时候也轻松,一点感觉也没有,20分钟就搞定了,非常成功又方便。
直面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痛点,蕲春县人民医院心脏血管病中心迅速集结介入科、超声科等多学科精锐,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专家全程护航下,将国际前沿微创技术引入基层。仅通过大腿股静脉微小穿刺,局麻下便精准植入封堵器,成功修补心脏缺损。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病医院主任 梁川:这个手术是通过微创的方式来实现整个房间隔缺损的修补。通过这种手术,蕲春县的百姓也能真正得到实惠。
告别传统开胸的漫长恢复期,张先生术后即刻显示分流消失,24小时下床活动,48小时即康复出院——微创之光,照亮的不仅是脆弱的心脏,更是基层群众便捷就医的希望之路。
蕲春县人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常务副主任 吴志权:首例成功只是起点。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拓展心脏大血管外科技术疆域,让更多先进术式在蕲春扎根,把“为民健康”的答卷书写得更扎实、更温暖。
让“首例”变成“常态”,让“特例”成为“普惠”,才是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让百姓在家门口以更小代价获得更优医疗服务的务实举措。首例手术成功后,县人民医院迅速组织医务人员复盘学习,将新技术在相关科室实现标准化推广,让新技术成为相关科室医生的“标配技能”。
蕲春县人民医院党委委员 副院长 张晓林:有上级医院专家的倾力带教,我们提升技术、服务乡亲的步履必将更加坚实!这是落实“转作风、办实事”要求的具体行动,目标只有一个:让蕲春百姓大病重病无需辗转求医,安心留在家乡治疗。
从开胸到微创,从奔波求医到就地诊治,这场心脏“修补术”修补的不仅是器官缺损,更是基层医疗服务的短板。当技术突破遇见作风转变,“人民至上”就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患者真切的获得感——这正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最具生命力的诠释!
编辑:李科桦 责编:梅 益
平台总监:刘明正 编审:董 硕
总编审:程小年
出品人:童志勇